路桥新青年|陈海威:热爱是走向优秀的“通行证”
发布时间:2022-03-02 09:50:00

封面截图.gif

编者按: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习主席曾寄语青年:“对想做、爱做的事要敢试敢为,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为现实。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时代向上、青年向上,青春先行、奋斗先行。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湖南路桥的希望也在青年,有这样一群路桥青年,他们深深扎根于路桥事业,把奋斗作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乐于奉献,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挥洒青春和热血。

为庆祝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传承弘扬五四精神,结合交水建集团“先·行”主题宣传要求,经集团党委研究决定,即日起在全集团推出“先·行——路桥新青年”系列宣传报道,全面展现湖南路桥青年奋斗风采,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青年员工在集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发挥更大力量!

weaver.file (19).jpg

【人物档案:陈海威,男,1988年生,中共党员。2011年进入湖南路桥工作,先后担任施工员、试验员、构造物施工主管、工程科长、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等,现任通泰公司副总经理。】


“湖南路桥,是我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我愿意做他的拥趸”,身为一个有着12年工龄的“老路桥人”,33岁的陈海威言语间有着许多同龄人没有的沉稳。

这一切似乎都得从2000年说起,那一年,湖南路桥在陈海威家乡修建的洞庭湖大桥通车了,那座庞然大物集结了陈海威对大桥的所有想象,“那时在洞庭湖边眼见大桥的悄然跃起,对路桥的热爱便在心底倔强生长”。

“作为集团目前最年轻的子公司高管,海威的优秀是有目共睹的,这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更是他热爱路桥事业的结晶”,见证了陈海威一路成长的通泰公司党委副书记姜冬秀,毫不吝惜对陈海威的欣赏。在对陈海威的访谈中,热爱,也是他回顾自己路桥事业的高频关键词。

热爱之缘起:洞庭湖边的出行畅想与湖南路桥的初识

weaver.file (20).jpg

“我这一生注定就与路桥有缘”,对于生长于洞庭湖边上的陈海威来说,烟波浩淼更多是文人的浪漫抒情,由于没有跨湖大桥,要出远门,要么绕远路,要么就是搭船。实现出湖的便捷,是他以及父辈们朴素而原始的愿望。1996年,家乡突然来了一群人,还有各种陈海威从未见过的大型机械,“他们穿着马甲,上面写着‘湖南路桥’四个字,这是我对他们最初的印象,那时最大的乐趣,就是在放学之后,偷偷溜到工地上,看工人施工,看那里一天天发生的变化”,不过几年的时间,一座长达10里的洞庭湖大桥在陈海威的眼前跃然而起。

洞庭湖大桥之宏伟,之壮阔,给当时不过十来岁的陈海威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加坚定了将来修路建桥的理想,也让他对“湖南路桥”四个字,有着特殊的感情。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毫无犹豫地报填了“土木工程”,并在毕业之前,争取了来到湖南路桥实习的机会。

“刚来实习,我被安排到远在怀化的怀通高速项目,记得那一天我是从益阳坐车过去的,换了几趟车才到。那也是我第一次真正进入项目,项目的偏僻和条件的艰苦,一开始还是超乎了我的意料,我甚至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但是,在项目负责人的悉心帮助下,我还是很快适应了项目环境”,在陈海威看来,湖南路桥一开始对他最大的吸引力,是那种能干事的工作氛围,哪怕只是实习生身份,陈海威同样被委以“重任”,并且安排了专门的前辈进行指导,“那时虽然觉得辛苦,但非常有激情,每天和师父一起看图纸,做设计,哪怕是通宵加班,也不会觉得累”。

扎实肯干的陈海威,也给项目领导和同事们留下不错的印象,实习几个月,便顺利在工地实现转正,并且收获了难得的“A等评价”。“实习的这段经历,让我直观地感觉到,湖南路桥是一个能干事的地方,所以,来了后,就没离开了,这一晃就是十二年,这里有我的青春,更有我的梦想”。

热爱之耕耘:用认同、责任、执行力浇筑路桥事业

回顾这十多年的路桥生涯,陈海威认为让自己保持永远在路上的秘诀,就是“热爱”,“热爱这份事业,热爱这个地方”,在他看来,这份热爱,也不是简单是满腔热情,它既需要融入到精神中,也要具化到日常行动中。

从2010年正式入职,不过两年时间,陈海威便成长为项目主管,“如果非要说有什么诀窍,我觉得就是两个,一是执行力,一个是精益求精的态度。在项目上,不仅领导安排的事,我要努力做好;即便没有安排,我也尽力做到眼中有事,主动作为。”

“一个人要葆有持续的干事热情,还必须要有信念,我很庆幸自己在大学毕业前就入党,党员身份让我持续有信仰有追求。此外,在工作中,我也找到了路桥人的信仰”。2015年,陈海威主动申请前往非洲卢旺达项目。在抵达项目之前,陈海威专门去了当地的一个陵园,这里有湖南路桥的援建员工长眠于此。“那次走访参观对我的触动是相当大的,路桥前辈把自己的生命定格在这里,这样的一种精神,本身就展现出路桥人的信仰”,这样的一次精神洗礼,成为陈海威在卢旺达项目上的重要力量支撑。“陈总在卢旺达的那几年,几乎从来没有休假,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一直忙到深夜12点,是他工作的常态。我们一年会有一次探亲假,而陈总只有在他准备结婚时才回国一次,而且也只回去了10天”,从2014年便和陈海威一起“征战”的杨柳文回想起当年的非洲往事,仍对他的拼劲钦佩不已。

weaver.file (21).jpg

为什么能保持如此旺盛的精神状态,在陈海威看来,就是热爱背后的责任担当,“做好一份工作,既是让自己成长,也是对公司的回馈。如果没有责任心,就没办法做好事,也就很难成事”。陈海威的这种工作劲,公司党委副书记姜冬秀把它总结为“钉钉子精神”,“去年,海威负责的靖黎项目迎来国检,当时正值他妻子分娩的时候,但他为了做好国检,几乎天天泡在项目上,孩子生了,他也没跟我们任何人讲,直到国检完了后,才跟我们提了一嘴。这份责任心着实难得”。

作为团队的领头羊,陈海威认为,团队的管理者就是要把团队所有人凝聚在一起,每一个项目的顺利完成,都离不开不同部门的团结合作。“同在一个项目上,那我们就是拧在一起的齿轮,每一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程序与责任,只有各个部门各司其职才能让齿轮顺利转动起来。作为负责人,应该承担起润滑的作用,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项目按时按质完成。”陈海威说。

热爱之升华:把创新进行到底

会创新,懂创新,是陈海威身上又一公认的标签。在湖北沪渝高速汉宜段的建设中,因为地处荆州平原,属于洞庭湖的淤泥地质,所以需要合适的填筑土才能稳固的修建路基。当时的陈海威面对这一难题成立了QC小组,他带领小组成员白天进行实地调研,晚上进行头脑风暴,最后经过与荆州市政府的多次交涉,决定将荆州城区拆迁留下的废弃砖渣变成路基填筑土的来源。于是“变废为宝,确保砖渣填筑路堤施工质量”成为了这个QC小组的主攻课题,陈海威也不负众望,完成并落实了这一课题。在陈海威的带领下,荆州城区的建筑垃圾通过预处理、磁选、成品料仓布制成再生微粉、再生细骨科、再生粗骨科等工序,摇身一变,不再是扬尘的来源而成为了防滑抗压优质填筑土的来源,这也使其荣获了“2020年湖南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并在湖南省第41次QC小组成果交流发表会上获得“一等奖”。陈海威说:“获奖并不是那么重要,我看重的是技术的创新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提升与环境保护。”

weaver.file (22).jpg

“看到有问题,我就想去解决,通过改进我们的做法让项目更好的完成。”在一次工作中,陈海威看见一名工人在卸完土方石之后猛咳不止,让他想起汽车装卸货出现的扬灰等现象。面对这一情况,陈海威冒出了一个改进装卸技术的想法,让其更干净、更高效完成装卸货工作。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就让他马上喊来组员一起探讨,在与供应商进行协商后,最终完成了自卸汽车的卸货装置研究。正是由于陈海威的细心观察,让他发现并解决了问题——卸完货之后的自卸式车厢内部的环境较为干净整洁,给下一次上货提供良好的环境,进而降低工人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的患病可能性——也使得这一研究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

陈海威的与日俱进,不仅仅是在施工过程中,而且也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他通过二维码对施工进行精细化管理,做到了信息共享、流程规范、效率提高。“创新就是生产力,在我们这个行业,通过创新可以加强对安全的管控,可以更加使高效的建造项目,可以为项目带来更大的效益。”陈海威说,“这些不是我一个人就能做到的,我的背后有团队、有路桥的支持。”

“我喜欢这种在路上的感觉,在项目上我会觉得踏实,哪怕这样意味着与家人分离”,在采访接近尾声时,陈海威感慨地说。他把打篮球列为自己在项目上唯一的娱乐活动,“打篮球其实也是一种精神磨砺,科比的那句‘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也激励着我继续保持积极奋进的状态,投身到自己热爱的路桥事业中”。

“海威的这种工作状态,绝对不是说他天赋异禀,也不是说他不能复制和模仿,关键是年轻人要从他身上看到热爱的力量,热爱是他走向优秀的通行证。热爱不是简单的抒情,而是要像他那样能扎根到基层,修炼自己的执行力,能够在脚踏实地中发现工作的价值,并且把人生价值融合其中,这样才能对工作产生热爱。”通泰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刘曙光认为。(党群工作部)

路桥新青年|陈海威:热爱是走向优秀的“通行证”

封面截图.gif

编者按: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习主席曾寄语青年:“对想做、爱做的事要敢试敢为,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为现实。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时代向上、青年向上,青春先行、奋斗先行。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湖南路桥的希望也在青年,有这样一群路桥青年,他们深深扎根于路桥事业,把奋斗作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乐于奉献,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挥洒青春和热血。

为庆祝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传承弘扬五四精神,结合交水建集团“先·行”主题宣传要求,经集团党委研究决定,即日起在全集团推出“先·行——路桥新青年”系列宣传报道,全面展现湖南路桥青年奋斗风采,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青年员工在集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发挥更大力量!

weaver.file (19).jpg

【人物档案:陈海威,男,1988年生,中共党员。2011年进入湖南路桥工作,先后担任施工员、试验员、构造物施工主管、工程科长、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等,现任通泰公司副总经理。】


“湖南路桥,是我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我愿意做他的拥趸”,身为一个有着12年工龄的“老路桥人”,33岁的陈海威言语间有着许多同龄人没有的沉稳。

这一切似乎都得从2000年说起,那一年,湖南路桥在陈海威家乡修建的洞庭湖大桥通车了,那座庞然大物集结了陈海威对大桥的所有想象,“那时在洞庭湖边眼见大桥的悄然跃起,对路桥的热爱便在心底倔强生长”。

“作为集团目前最年轻的子公司高管,海威的优秀是有目共睹的,这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更是他热爱路桥事业的结晶”,见证了陈海威一路成长的通泰公司党委副书记姜冬秀,毫不吝惜对陈海威的欣赏。在对陈海威的访谈中,热爱,也是他回顾自己路桥事业的高频关键词。

热爱之缘起:洞庭湖边的出行畅想与湖南路桥的初识

weaver.file (20).jpg

“我这一生注定就与路桥有缘”,对于生长于洞庭湖边上的陈海威来说,烟波浩淼更多是文人的浪漫抒情,由于没有跨湖大桥,要出远门,要么绕远路,要么就是搭船。实现出湖的便捷,是他以及父辈们朴素而原始的愿望。1996年,家乡突然来了一群人,还有各种陈海威从未见过的大型机械,“他们穿着马甲,上面写着‘湖南路桥’四个字,这是我对他们最初的印象,那时最大的乐趣,就是在放学之后,偷偷溜到工地上,看工人施工,看那里一天天发生的变化”,不过几年的时间,一座长达10里的洞庭湖大桥在陈海威的眼前跃然而起。

洞庭湖大桥之宏伟,之壮阔,给当时不过十来岁的陈海威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加坚定了将来修路建桥的理想,也让他对“湖南路桥”四个字,有着特殊的感情。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毫无犹豫地报填了“土木工程”,并在毕业之前,争取了来到湖南路桥实习的机会。

“刚来实习,我被安排到远在怀化的怀通高速项目,记得那一天我是从益阳坐车过去的,换了几趟车才到。那也是我第一次真正进入项目,项目的偏僻和条件的艰苦,一开始还是超乎了我的意料,我甚至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但是,在项目负责人的悉心帮助下,我还是很快适应了项目环境”,在陈海威看来,湖南路桥一开始对他最大的吸引力,是那种能干事的工作氛围,哪怕只是实习生身份,陈海威同样被委以“重任”,并且安排了专门的前辈进行指导,“那时虽然觉得辛苦,但非常有激情,每天和师父一起看图纸,做设计,哪怕是通宵加班,也不会觉得累”。

扎实肯干的陈海威,也给项目领导和同事们留下不错的印象,实习几个月,便顺利在工地实现转正,并且收获了难得的“A等评价”。“实习的这段经历,让我直观地感觉到,湖南路桥是一个能干事的地方,所以,来了后,就没离开了,这一晃就是十二年,这里有我的青春,更有我的梦想”。

热爱之耕耘:用认同、责任、执行力浇筑路桥事业

回顾这十多年的路桥生涯,陈海威认为让自己保持永远在路上的秘诀,就是“热爱”,“热爱这份事业,热爱这个地方”,在他看来,这份热爱,也不是简单是满腔热情,它既需要融入到精神中,也要具化到日常行动中。

从2010年正式入职,不过两年时间,陈海威便成长为项目主管,“如果非要说有什么诀窍,我觉得就是两个,一是执行力,一个是精益求精的态度。在项目上,不仅领导安排的事,我要努力做好;即便没有安排,我也尽力做到眼中有事,主动作为。”

“一个人要葆有持续的干事热情,还必须要有信念,我很庆幸自己在大学毕业前就入党,党员身份让我持续有信仰有追求。此外,在工作中,我也找到了路桥人的信仰”。2015年,陈海威主动申请前往非洲卢旺达项目。在抵达项目之前,陈海威专门去了当地的一个陵园,这里有湖南路桥的援建员工长眠于此。“那次走访参观对我的触动是相当大的,路桥前辈把自己的生命定格在这里,这样的一种精神,本身就展现出路桥人的信仰”,这样的一次精神洗礼,成为陈海威在卢旺达项目上的重要力量支撑。“陈总在卢旺达的那几年,几乎从来没有休假,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一直忙到深夜12点,是他工作的常态。我们一年会有一次探亲假,而陈总只有在他准备结婚时才回国一次,而且也只回去了10天”,从2014年便和陈海威一起“征战”的杨柳文回想起当年的非洲往事,仍对他的拼劲钦佩不已。

weaver.file (21).jpg

为什么能保持如此旺盛的精神状态,在陈海威看来,就是热爱背后的责任担当,“做好一份工作,既是让自己成长,也是对公司的回馈。如果没有责任心,就没办法做好事,也就很难成事”。陈海威的这种工作劲,公司党委副书记姜冬秀把它总结为“钉钉子精神”,“去年,海威负责的靖黎项目迎来国检,当时正值他妻子分娩的时候,但他为了做好国检,几乎天天泡在项目上,孩子生了,他也没跟我们任何人讲,直到国检完了后,才跟我们提了一嘴。这份责任心着实难得”。

作为团队的领头羊,陈海威认为,团队的管理者就是要把团队所有人凝聚在一起,每一个项目的顺利完成,都离不开不同部门的团结合作。“同在一个项目上,那我们就是拧在一起的齿轮,每一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程序与责任,只有各个部门各司其职才能让齿轮顺利转动起来。作为负责人,应该承担起润滑的作用,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项目按时按质完成。”陈海威说。

热爱之升华:把创新进行到底

会创新,懂创新,是陈海威身上又一公认的标签。在湖北沪渝高速汉宜段的建设中,因为地处荆州平原,属于洞庭湖的淤泥地质,所以需要合适的填筑土才能稳固的修建路基。当时的陈海威面对这一难题成立了QC小组,他带领小组成员白天进行实地调研,晚上进行头脑风暴,最后经过与荆州市政府的多次交涉,决定将荆州城区拆迁留下的废弃砖渣变成路基填筑土的来源。于是“变废为宝,确保砖渣填筑路堤施工质量”成为了这个QC小组的主攻课题,陈海威也不负众望,完成并落实了这一课题。在陈海威的带领下,荆州城区的建筑垃圾通过预处理、磁选、成品料仓布制成再生微粉、再生细骨科、再生粗骨科等工序,摇身一变,不再是扬尘的来源而成为了防滑抗压优质填筑土的来源,这也使其荣获了“2020年湖南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并在湖南省第41次QC小组成果交流发表会上获得“一等奖”。陈海威说:“获奖并不是那么重要,我看重的是技术的创新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提升与环境保护。”

weaver.file (22).jpg

“看到有问题,我就想去解决,通过改进我们的做法让项目更好的完成。”在一次工作中,陈海威看见一名工人在卸完土方石之后猛咳不止,让他想起汽车装卸货出现的扬灰等现象。面对这一情况,陈海威冒出了一个改进装卸技术的想法,让其更干净、更高效完成装卸货工作。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就让他马上喊来组员一起探讨,在与供应商进行协商后,最终完成了自卸汽车的卸货装置研究。正是由于陈海威的细心观察,让他发现并解决了问题——卸完货之后的自卸式车厢内部的环境较为干净整洁,给下一次上货提供良好的环境,进而降低工人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的患病可能性——也使得这一研究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

陈海威的与日俱进,不仅仅是在施工过程中,而且也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他通过二维码对施工进行精细化管理,做到了信息共享、流程规范、效率提高。“创新就是生产力,在我们这个行业,通过创新可以加强对安全的管控,可以更加使高效的建造项目,可以为项目带来更大的效益。”陈海威说,“这些不是我一个人就能做到的,我的背后有团队、有路桥的支持。”

“我喜欢这种在路上的感觉,在项目上我会觉得踏实,哪怕这样意味着与家人分离”,在采访接近尾声时,陈海威感慨地说。他把打篮球列为自己在项目上唯一的娱乐活动,“打篮球其实也是一种精神磨砺,科比的那句‘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也激励着我继续保持积极奋进的状态,投身到自己热爱的路桥事业中”。

“海威的这种工作状态,绝对不是说他天赋异禀,也不是说他不能复制和模仿,关键是年轻人要从他身上看到热爱的力量,热爱是他走向优秀的通行证。热爱不是简单的抒情,而是要像他那样能扎根到基层,修炼自己的执行力,能够在脚踏实地中发现工作的价值,并且把人生价值融合其中,这样才能对工作产生热爱。”通泰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刘曙光认为。(党群工作部)

上一篇: 香炉洲大桥党支部慰问当地困难孤寡老人
下一篇:路桥新青年|张强:当一颗星遇见星海 返回列表